2018年3月12日 星期一

《SOC》106-2 音樂社會學 INTRO 2018/2

。作業要求:
@書面報告@
三個主題選二(15%*2)
3/5
3/26
4/9
在課堂討論過後兩周繳交
1、書面一張A4(可雙面,800-1200)
2、WORD交Moodle
@課堂展演(期中前報名加分用)@
5/4
5/7
5/21
@期末主題報告@
5/28
6/4
6/11
。請假規定@
Email或事先告知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W2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本周討論主題:"音樂與社會"

報告繳交日:W4
書面紙本皆要, 900-1200字
。題目: 音樂如何定義
"為什麼無音符曲子 4'33" 被認為是音樂作品, 且在音樂廳演出, 在市場販售? 分析其社會性"
。彙整
1. 作曲者=對權威的想像/話語權/權力/魅力型領袖
2. 觀眾=社會階級/區隔/社會排除
3. 作品內容=解構/俗民方法論/葛芬科先破後立/阿多諾.....?/對資本主義商業化音樂的反思
。問題意識
1. 為何被認為是音樂
2. 為何在音樂廳演出
3. 市場販售
。反思:
1.討論重點些微偏離,focus在為何被接受且受歡迎
2. 討論要錄音
。有感橋段
人類學跟社會學差別
前者紀錄(what/describe)後者分析(why/explain)
。初二回娘家
。課後心得
-上禮拜我看了老師給的文獻在講音樂學跟音樂社會學之間的差異,就我的理解.....
音樂學”講得比較是從歌詞與歌曲裡面去分析音樂,包括歌詞中的意涵,作曲作詞者創作的心路歷程,分析音樂風格轉變,或者背後的美學價值,甚至是從物理或生理等自然科學的面向去看曲子的聲波音律等。
文獻中我的驚訝在於韋伯竟然在1920年代寫過跟音樂有關的書,以社會學研究音樂的視角就此展開!!!
還有關於音樂學的三大領域.....(目前一時忘記)
音樂社會學”比較是從音樂對社會的功能以及跟社會的互動狀況來分析音樂,又或者從歌詞中看出不同時期,不同地區人們的生活狀況與價值觀,甚至講到科技的演進與發展如何改變音樂形式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W3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。本週主題 “音樂與社會發展”

課後回顧後發現有看文獻真的比較有頭緒,可以掌握授課核心跟區塊!
1.中國古代音樂
態度:重視音樂(樂官官職,禮樂制度,夔ㄎㄨㄟˊ)
用途:宗教祭祀用(??),表達感情(詩經)
聽:中國國樂,蕭/古箏/木魚/引罄
2.西方中古音樂
用途:宗教
宗教樂器:管風琴
聽:清唱聖歌
3.技術對音樂傳播的影響
-印刷術讓樂譜數增加,更易流傳
-留聲機,使動態音樂得以保留
加速音樂產業化/工業化(?)
4.現代科技/現代趨勢
特徵:高度科技化,歌喉似乎不再重要
-白噪音/粉紅噪音
-聽NCR(?)音樂
PS...認知神經科學也是一個可以切入的視角,INTERESTING!!!